資安重要嗎?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。如果資安不重要,那花在資安上的時間與精力就可視為浪費,應該去投入更有價值的事情。因此,我們首先要釐清這個問題。
對大多數人來說,資安似乎不重要。這種感覺很正常,因為多數人沒有直接遭遇過資料外洩、裝置被攻擊等問題所造成的後果。即便有影響,可能也延遲很久或尚未出現。因此,常聽到有人說:「裝置被駭就被駭,等出事再說吧。」
但如果換個情境:假設有陌生人可以隨意進出你的家,你會覺得「無所謂,等出事再說」嗎?大多數人應該不會接受,因為大部分人能夠輕易地將「陌生人進入家中」與「可能帶來的風險」聯想在一起。
本章希望傳達的核心觀點是:如果大多數人覺得資訊安全不重要,往往不是因為它真的無關緊要,而是因為「不了解潛在風險」。那筆者希望透過這個章節,幫助大家了解資安可能造成的各種影響。當對這些後果有了比較全盤清晰的認識後,讀者就可以再重新思考這問題。
最快理解資安影響的方法恐怕是成為受害者。對台灣民眾而言,不久的未來恐怕就能直接體會這些影響(在 ch.1-3 中會提到),當然筆者並不希望這件事發生。那再不成為受害者的情況下,筆者認為直接看案例是最快的方式。所以本張將盡可能網羅不同面向的案例,讓讀者盡可感受到各方面造成的影響。內容按照筆者主觀重要性的排序如下:
包含監聽、銀行號帳盜用、醫療設備被駭、智慧家居系統被入侵 、電力系統、交通控制系統遭攻擊等。從數位資料到對現實生活的影響,到影響整體國家安危,一步步呈現資安對我們生活的全面影響。
最後將介紹些資安領域常見的名詞與概念。不過讀者可以略過這部分,直接往後面的章節看也不會有太大影響。如果日後對資安領域產生興趣,可以再回頭來閱讀這些內容。
有個比較正式的定義和範疇。簡單來說,資訊安全是保護資訊資產(資料、系統、網路、硬體等)免於被未授權存取、竄改、破壞或洩漏的一門學問和實務。
依據 ISO/IEC 27000 系列標準(國際資訊安全管理標準),資訊安全的定義可以表述為:
資訊安全是保護資訊免於未經授權的存取、使用、揭露、修改或破壞,以確保資訊的機密性、完整性及可用性(CIA原則)。
資安三大核心原則:
CIA 是 ISO/IEC 27001 的基礎目標。